Wednesday, April 8, 2009

zz:sth. about perfect pitch

絕對音感的能力指在沒有給基準音前,聽者能分辨任一音的音名及音高。這裡的任一音是針對音準調律無誤的音
(pitch),而不包含噪音或無明確音高的聲音。更甚者能分辨出一群音的個別音名及所屬位置。相對音感則泛指給予一基準音,能正確分辨其他音和此基準音的音程或調性上的相對關係,換言之,重點是音和音之間的關係,而非正確聽出任一音的音高和音名。不過一般沒受過音樂訓練,但能歌唱音準大致無誤的人,也能算是淺顯的相對音感,即使無法辨明音程。

  相對音感的運用較為廣,主要是大多數的音樂除了無調音樂或單以音色為結構主導的音樂外,都是建立於有調音樂上。而相對音感也比較容易訓練,相比之下,許多具絕對音感者並沒有特別受絕對音感訓練,是以很多人以為絕對音感是其來自有或說天生的。但事實上並沒有人是天生就有絕對音感這會事-
音樂天份是自然而來,音準本身卻是人為設定的結果。有些人不經意地就有,是因為從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音樂,特別是要讀譜的非轉調樂器,如提琴、鋼琴。然而絕對音感的
"絕對" 常讓人誤解,誤以為是絕對,其實不然。

  音樂的音高之定音,如 A = 440Hz (中央 C 低小三度)
是人為定出來的,並非自然律的。更精確地說,是每個民族於每個時代為方便或其他原因、甚至政治理由而定的。例如,西方於 Mozart
時代,其定音略比現在差了大約一個小二度 (半音),換言之我們現在的 C 快要等於當時的 C#。如果 Mozart
聽到自己的曲子於現在被演奏,可以說已被轉高了一個半音。至於西方定音為何越來越高,這和和提琴工藝、管弦樂的發展、歌劇院推崇飆高音等有關,有些人甚至用奇怪的宇宙論
(通常是行星間的關聯)、黃金分割比的論點來解釋原因,並有許多論文。

  中國的民樂則沒有所謂真正的定音,通常是於表演前花旦吊嗓時,看當下能唱多高,胡琴樂手或伴奏樂手就定空弦的相對多高
(當然在樂器能有應有效果的程度內)。歷代官方則用銅鑄的鐘來定音,通常也稱作黃鐘,此名亦為一音名並有基準的意謂。但由於每一新朝代為顯示當朝之新氣象,往往每一代都毀掉之前一代的鐘,而重新作一定音。是以並沒有什麼頻律是一定要是什麼音,重要的是相對音程是對的。以上幾個論點在於,音高是被制定出來,甚且每個時代不同,是以沒有人是理所當然天生就能猜到這時代用什麼樣的音準,而有絕對音感。

  前面所言,絕對音感之 "絕對"
常被人誤解也是在於音感並非絕對。人耳和視覺相當,有些時候看橘色會覺得有點偏紅,有時覺得有點帶黃,但你還是認為它基本上是 "橘" 色,因為在
"橘的大致範圍" 裡。音高本身亦然,一個有絕對音感的人,並不會因為聽到 441Hz 就認為是走音的 A。也有人誤以為有絕對音感者聽非建立於
A = 440 (假設其相對音程是 ok,但基音是於半音之間),會很痛苦。其實並沒有這回事。於音樂中,重要的是 "相對"
音高,而非絕對。聽者最多只是於一開始有些知覺,隨後問題並不大。這樣的例子也曾於 Mozart 的故事中提到,如有一回 Mozart
告知其他人,他們的弦樂器略於半音和半音之間。Mozart 並沒有因略低或略高於基準音而顯得痛苦。事實上於樂器中也不可能有
"絕對"這回事,因我們大多數的樂器其一並不幅合自然泛音系統,而是平均律,其二是樂器本身於每一個八度也因其製作、樂器狀況、故意的調律
(如鋼琴故意調成較寬廣的高低音域) 而不會有絕對的情形,但它們都是在相對上合、非走音的範圍裡。

  有絕對音感者也不是每一個有的人都一樣,之間也有能力的高低
(又回到非絕對)。有些人只對自己的樂器靈敏,有些則都相當,有些人只記得自己樂器的某幾音,其它則不怎麼靈。這樣的情形和相對音感是一樣的,並非每個具有相對音感的人都是同樣功力,絕對音感亦然。

  當然,雖然除去絕對音感的迷思,其最奇怪的是為何絕對音感無法形成於大人,而都是不經意陪養的孩童。這點許多人做過研究,但都莫衷一是。也有人發展出教成年人學絕對音感的方法,其是聽音的
quality 而非聽 "音高",有效無效則不知。就為何孩童容易陪養出絕對音感,筆者的猜想是孩童在學習音樂時並沒有所謂 "調" (tonal
center) 的概念,音高和音名本身是一個蘿菠一個坑。而後學習旋律時,其重點是在於相對音程,至於用哪個調起或哪個音是哪個音名並非重點,那時也等於是相對音較重於絕對音時。是以在音本身最抽象時,最容易建立哪個音高是哪個音名的絕對概念。當然,這個理論並無法完全解釋如胎教時,嬰孩已聽到相對的音程旋律等,是以此解釋也僅止於個人意見和少數理論之一。但至少在此能清楚
1) 音高是被制定出來的、2) 絕對音感並非天生,主要是孩童學習音樂時無形中陪養出、3) 絕對音感也有一聽覺上認可的範圍,並非絕對無誤、4)
絕對音感的能力是有差別的。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modernmusician.com/index.php?story_id=327

No comments: